秋风起,蟹脚痒,来一场与秋天的浪漫“蟹”逅吧!
均衡营养|2022-09-30

秋风起,蟹脚痒,来一场与秋天的浪漫“蟹”逅吧! 


RART 1
与秋天的浪漫“蟹”逅 


时节一入秋,红通通的螃蟹就出现在各大媒体广告,提醒着你“吃蟹的季节到了!”。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也在《雅舍谈吃》里赞美“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秋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即将蟹肥膏黄的金秋时节,不吃上几只鲜美的螃蟹,就好像端午没吃粽子,中秋忘记月饼一样,让人心里空落落的,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上好的螃蟹,蟹黄色泽如金泥,口感细滑丰腴,自带奢靡的油脂香。蟹肉则瓣瓣雪白晶莹,鲜甜爽口。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 500 克螃蟹中含蛋白质 49.6 克、脂肪 9.3 克、糖类 27.2 克、磷 1.088 毫克、铁 33.6 毫克和适量维生素 A 等,蟹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大量人体必需的磷脂、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素,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 


PART 2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的热量】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2版》,河蟹可以吃的部分占42%,能量(可食部分)约103大卡/100克。
清蒸3两蟹(1个),由于有蟹壳,且不易被吃得特别干净,因此吃进去的按总重量得40%估算,约为60克,能量大约为64大卡/只。但如果使用了油炒或面拖蟹等烹饪手段,会额外增加能量,变得难以估算,因此建议尽量食用清蒸蟹。

【螃蟹忌生食】
虽然螃蟹有醉蟹这种吃法,但是由于水质的问题,螃蟹体内往往滋生有着大量的细菌,所以吃螃蟹一定熟吃,不要贪食美味而去吃生螃蟹。煮螃蟹时一定要煮熟蒸透、高温杀菌,看到蟹壳发红后再吃。

【只能吃肉、膏、黄】
由于螃蟹生活在江河湖泊中,以浮游动植物为食,且喜欢在沙石中爬行,所以螃蟹的鳃、肠内含有大量泥沙等脏东西,吃的时候一定要去掉,只能食用蟹肉、蟹膏、蟹黄。


【吃螃蟹宜佐醋、姜】
由于螃蟹性寒,所以爆炒螃蟹时适合加入姜、葱、蒜等调料驱寒去腥。而吃清蒸螃蟹时要在醋中加适量切成碎末的生姜,蘸着吃。这样一来可抵消螃蟹的寒性,起到杀菌作用,二来蟹肉蘸醋可以去腥并增加螃蟹的鲜味。

【吃螃蟹公母时间有讲究】
有句俗语叫做“九月团脐,十月尖”,意思是吃母蟹要在农历九月期间,主要吃母蟹的蟹黄;而在农历十月则要吃公蟹,主要吃公蟹的蟹膏。 


【吃螃蟹后要做喝姜汤、洗手】
吃完螃蟹后有条件的话,建议再喝上一碗生姜红糖汤来暖胃。此外,由于吃完螃蟹手上会有一股螃蟹特有的腥味,一般我们会烧一碗用菊花或者香菜烧开的温水来洗手去腥。 


PART 3
不适宜食蟹的
特殊人群 


1.老年人因消化系统脏器“老化”,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应以品尝为主,不宜多食。吃时可蘸姜末醋汁,以去其寒气。
2.幼儿因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多大的孩子可以吃螃蟹,能吃多少,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而不同,有的孩子不是过敏体质,或者不属于脾胃虚寒的体质,就可以吃;有的孩子容易过敏,或者脾胃虚寒,那就不要吃螃蟹。当然,即使孩子能吃螃蟹,食用蟹肉一定要由少到多,适量而为。毕竟幼儿的体质不如成人,可以吃点蟹黄或者蟹肉,但量也不宜多。1岁以内的宝宝是不建议食用蟹肉的。因为蟹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的消化系统来说有一定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3.孕妇能不能吃螃蟹?民间传说孕妇不能吃螃蟹,据说是因为螃蟹属“大凉”之物,再加上孕妇往往有过敏易感体质,而蟹肉易致过敏,因此孕妇吃多了容易流产;另一说是自古籍明代龚延贤著《寿世保元》记载“食螃蟹,令子横生”,意思是吃螃蟹会让宝宝横着生,可致难产。另外孕妇不宜吃螃蟹,是因为 “螃蟹(蟹爪)易致堕胎,本草纲目即有记载。而现代科学从未研究过蟹肉是否易于致堕胎这个问题。事实证明孕妇吃螃蟹不一定就滑胎,有不少孕妇在孕期吃了螃蟹也并没什么异常,但也不是所有的孕妇都能吃螃蟹,更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建议孕妇根据个体体质选择吃螃蟹,因螃蟹中的蟹黄含有高胆固醇,因此不宜多吃,浅尝则止;而且要选择鲜活的,食用前一定要煮熟透 。   
4. 由于螃蟹性寒,所以对于体寒胃虚、手脚冰冷、过敏性体质的人不建议食用。
5. 由于螃蟹富含高蛋白,特别是蟹黄、蟹膏中胆固醇含量很高,因此,高胆固醇、高尿素血症,痛风患者食用时要自我节制,有感冒、发热、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多食。 


撰 稿:俞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