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温暖过冬的正确打开方式
生活方式|2023-01-14

一场寒潮级冷空气即将影响杭州,接下来将有剧烈的降温发生!应对寒冬,各种“花式取暖”方式也有很多,从秋裤、暖宝宝、热水袋,到空调、暖气、电热毯……你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了吗?

第一招:增添衣物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等容易受寒潮影响的敏感人群应注意及时添加衣物,尤其要注意头部、胸背脖子和四肢的保暖。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做好保暖措施。一年四季露脚踝是不少年轻人的“时尚底线”。无论寒风如何凛冽,也要挽起裤腿,心甘情愿地靠抖取暖,做“美丽冻人”。然而,保暖基本靠“抖”,冷天坚持露脚踝,对身体的伤害一点都不小。着凉、感冒、长冻疮之类的结果,只是小打小闹,而像关节炎、风湿病等“大招”,也在积极蓄力中。所以,即使是年轻人,在寒冬时节,还是乖乖地把裤腿放下来,将秋裤塞进袜子里,让自己暖暖和和的比较稳妥。 


第二招:取暖设备 


南方湿冷的环境,人人离不开空调,但是空调滤网如果长时间不清理,是容易滋生霉菌的,各种看不见的“污染”会悄无声息地盘旋在室内,尽心尽力地为我们的呼吸道健康“添堵”。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别嫌麻烦,定期清洁。 


开暖风一时爽,可一直开暖风却会让人感觉口干舌燥。秋冬季节,无论家庭取暖是用空调还是暖气,都别忘了及时补水。可以适当配合使用加湿器,同时注意开窗通风。 


另外,还有的家庭习惯使用电热毯,也要注意温度不宜设置得过高,对于不能自动控温的电热毯,当达到合适温度时就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时间上也要特别留心,保险起见,最好在入睡前就关闭电源。 


第三招:取暖小物 


寒冬时节,不少人通过暖宝宝、热水袋等温暖小物取暖。然而在使用这些物品时,有发生低温烫伤的风险。低温为何也会导致烫伤?低温烫伤即身体长时间接触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能够导致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51摄氏度。低温烫伤多由使用不当造成,如同一部位接触时间过长、同时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取暖设备等。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机体组织长时间受热源的烘烤,会引起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因此使用上一定要多加注意。 


另外,寒冬还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尤需保护好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安全使用取暖设备,人人都能平安温暖过冬。待到冰融雪消,又是山花烂漫!

撰 稿:谢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