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养生,顺时令,应气候
中医养生|2022-06-06

芒种多在每年的6月6日前后,即太阳到达黄经 75°时,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芒种中的节气是夏季中第三个节气,代表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中地区虽同处这一时节,但气候特征也多有差异,在我国广大的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域,此时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阴雨连绵 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民俗称为“黄梅天”。此时,不仅热蒸湿动,湿热之气弥漫空中,而且也有阴湿之气尚未散去裹挟其中。 

芒种如何养生
注意:清热利湿 醒脾养心


由于湿热之气容易使人产生困倦、懒散、萎靡不振,出现“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等疲沓不堪的情况,以及汗出不畅、胸中烦闷、口腻无味之状。加之梅雨、阴湿的天气,极易使人患上湿温病或寒湿证,引发风湿性或 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疮、湿疹、水痘、皮炎、腮腺炎、肝炎、肠炎等多种传染病和季节性病变。因此养生的要领是清利湿热、化湿醒脾、养心护阳。

1.精神调摄 要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事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切不可生闲气、发闷气,惟豁达和自然顺变方能养生。

2.作息有度 既要避免阳光直射,注意防止暑热过长侵袭;又要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盈,有利于气血运行,振奋人体生理机能。同时应注意环境、室内及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不可一直穿着汗衣或湿衣。

3.增减衣着 民间早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芒种仅在端午之后的三五日,虽然湿热之气较重,但阴湿之气尚存,衣着不宜过于裸露,特别是逢阴湿的雨天尚不宜过于单薄。

4.适度运动 特别是长时间在室内以坐姿为主的人,更应利用晴日及阴天的早晚时间去室外活动。但不宜在湿地停留过长时间;或在雾霾严重的时日里外出健身;且不宜从事过于剧烈的活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损阳。

5.饮食应时 芒种时节饮食宜清淡,微凉微温,不可过度追求厚味或补益。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饮食“常宜轻淡甜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并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6.药膳食疗 要谨守清淡饮食、化湿醒脾、养心护阳之要领,顺应时令特点和变化,既要有所避忌,注意适当调摄,又要豁然、坦然,顺其自然。既重视养生,也不要为养生所累。


芒种时节养生食疗推荐

1.薏苡仁赤豆汤

用料:薏苡仁30g、赤小豆30g、红枣20g、白糖10g。

做法:将薏苡仁、赤小豆洗净后入锅,加适量清水后大火煮开,再改用小火慢煮1小时左右,最后加入红枣、白糖,再煮30分钟,至豆烂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养肝。

2.白扁豆粥

用料:白扁豆50g、粳米100g、红糖适量。

做法:用温水浸泡一宿,之后与淘净的粳米同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再以文火煮至粥稠时,加入红糖再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益气健牌、清暑止泻。


3.莲子芡实荷叶粥

用料:莲子50克、芡实30克、鲜荷叶15克、粳米 60克。

做法:将莲子、芡实、粳米一同入锅煮粥,粥将成时将切碎的荷叶投入略煮即成。

功效:健脾益肾,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