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这份复工指南请收好!明天就要上班了,小心“假期综合症”……
心理保健|2022-02-06

明天就要上班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一丝丝被工作支配的恐惧?这还不算什么,更有甚者,会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这就是传说中的节后综合征。为了避免节后综合征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开启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请留意自己是否出现以下症状,快来领取这份节后复工指南!

内心OS:
拥有节后复工收心指南的我,
今年肯定又是最佳优秀员工!
偷偷变优秀,卷“死”他们~

复工指南✦

Q症状1:睡眠紊乱
A调节指南:规律作息  早睡早起


春节守岁的传统习俗、亲友们的聚会等等,很容易让人日夜颠倒、作息混乱,导致晚上精神百倍,白天昏昏欲睡。 


调节指南:
那么上班前一晚要早睡,睡前不玩手机,可以通过午休时间补充休息。睡眠是我们恢复精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洗澡、泡脚等方式缓解疲劳,也可以通过轻轻按摩头部、听听音乐等方式,让大脑得到放松休息,改善睡眠质量。


Q症状2:食欲不振
A调节指南:合理饮食 多做运动

春节的一个关键字就是“吃”,山珍海味、零食小吃,嘴巴停不下来是大家春节期间的常态。这样盲目吃喝,难免让肠胃受累,过油过量的饮食也会导致节后食欲的缺乏。

调节指南: 


年后应清淡饮食、多吃粗粮和水果,在均衡营养的同时,也帮助受损肠胃恢复。另外,经常步行、慢跑、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

Q症状3:心情低落  工作效率低下
A调节指南:放平心态  循序渐进

经历了一个春节的吃喝玩乐,回归到工作的压力山大,难免会失落,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对上班的排斥、恐惧,加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也会进一步加剧心情的低落。

调节指南: 


首先,我们要接受现实:“假期已经结束,工作必须继续”。可以找朋友倾诉,来释放压力,转移注意力。另外,在工作的第一天做好计划,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加工作量,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工作一段时间后,可通过闭目养神、聆听舒缓一些的轻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调整身心。

注意,节后综合征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现象,正常情况下在短时间就会消失,不需要过于担心。但是如果节后综合征持续一周以上,情绪仍明显异常,就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温馨提示
做好身心准备工作的同时,做好疫情期间的安全防护也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几点也需要注意:


上下班途中正确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乘私家车、班车上下班。
进入办公环境前,自觉进行体温检测。若体温出现异常,及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新年新起点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调适心情做好防疫
顺利复工复产
共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