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焦虑?收到总书记回信的苏翊鸣无法复制,平凡的我们请做好这件事
心理保健|2022-02-28
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回信,向他和中国冰雪健儿取得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18 岁滑雪冠军苏翊鸣和谷爱凌一样,他小小年纪,就无畏压力和风险,不断挑战自我。很多妈妈看了这两个孩子的经历,都不禁赞赏和感叹。
作为父母,你焦虑了么?金光闪闪的成长履历,顶配版的家族基因,近日频繁刷屏的背后又溢出了一群父母的育儿焦虑……
但苏翊鸣无法复制,他们所受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更是无法复制,他们身上被放大的不应该是“天赋”“完美”“优质资源”,而应该是“自信乐观”“自由热爱”“坚毅勇敢”,还有“超强的逆商”,这些才是我们可以借鉴与学习的。
(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即逆境商数,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那么产生这些优良品质的最根本的基础是什么?
——源于父母稳定的情绪。父母积极的回应+稳定的情绪才是孩子良好品质的根源。
稳定自己的情绪
像谷妈妈本身是一个非常积极生活的人,总是很开朗,能快速发现别人的优点,是一个让人感受到愉悦的人。即使没有“完美婚姻”对教育的加持,她依然活泼开朗,情绪稳定。
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Edward Tronick的“静止脸实验”(Still Face Experiment)充分表现了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实验证明:当妈妈与孩子互动时,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回应。但是,当妈妈面无表情,和孩子失去社交联系的时候,孩子会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都有可能死亡。
所以,父母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数据显示,会对孩子大声呵斥的妈妈占到80%以上,而且之后多数会后悔,其中认为自己生气后会后悔的人占到了84.3%。生气本身不是一件坏事情,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努力训练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不要讲话,因为失去理智时说的话一定会伤害到孩子的心。
稳定孩子的情绪
心理学家西格尔·布兰森曾说过:“我们做的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无视孩子的坏情绪。因为当孩子的情绪真的很差很差的时候,他们一定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
那么,孩子情绪暴发时,我们该如何稳住他们?
×没事,没事(无效安慰)
×不要哭了,能不能安静一下(忽视情绪)
×你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指责和训斥)
以上都是负面的案例。
试试这么做吧:
第一步:共情即是安抚。
如:妈妈知道你很伤心/紧张/不舒服,这时候如果是我,我也会一样伤心/紧张/不舒服…
第二步:孩子需要爱和鼓励。
孩子需要爱和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和阳光。
鼓励不等于赞美,重点是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谷妈妈面对孩子的错误,稳定的情绪,冷静的状态,让孩子感到“我能行”。对孩子始终保持期待,但是从来不强加和责怪,鼓励孩子让冒险和体验成为一种享受。
第三步:运动和睡眠必不可少。
运动和睡眠都是促进情绪稳定的灵丹妙药。
睡眠不足直接影响情绪控制的能力,使人感觉昏昏沉沉,无法集中精神,更易出现易怒、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每天睡够10小时!”谷爱凌说这是她成功的秘诀,同样也是超高心理素质的关键。运动和睡眠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也更是保持情绪稳定的必备项。
努力做一个可以稳定自己情绪和稳定孩子情绪的父母!遇事容易气急败坏的我们,育儿才会变得更加缓慢有序,我们会更容易做到,从“控制”到“放手”,从“替孩子决定”到“培养他自主思考”,从“为了他好”到帮助他“变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困难,成就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