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
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食物烹饪或者加工食品都离不开它
吃多了,
则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胃癌和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吃少了,
又会出现倦怠、无力,恶心、呕吐、血压降低等情况
盐,不能不吃,也不能多吃
每天必不可少的盐,多少才合适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我国每人每天的平均用盐量则达到了10.5克
5克 VS 10.5克
我们真的吃得那么咸吗?
有人说我饮食清淡
可食盐摄入量还是超标呢?WHY!WHY!WHY!
其实,我们身边有不少“隐身”盐,您了解过吗?
1、盐腌食品
许多人对盐腌食品情有独钟,比如酱瓜,咸菜,榨菜,咸肉,盐水鸡鸭,腐乳,梅干菜等等,用盐来腌一下,又香又好吃还能长时间保存。但这些可都是藏盐大户。
比如,1块腐乳大约含1.5克盐,10ml酱油含1.6-1.7克盐,15克榨菜含1.6克盐,也许你一顿早餐就占去目标用盐量的一半了。
2、面包、挂面和包装食品等加工过程中也会添加盐
有些食品,看似无味,实际上加工过程中却需要添加“盐”,最典型的就是面包,味道很淡,但是含盐量却不少。因为盐有强化面筋,增加口感以及控制发酵速度等作用。一般情况下,每100克面包中钠含量都在150—300毫克,相当于0.375—0.75克盐。其它像面条,饼干中含盐量也不少。
同时,像蜜饯、辣条、方便面、加工豆制品等包装食品,含盐量也很多,比如100克辣条含钠量高达2.7克,相当于6.9克的盐(如下图)。
3、餐馆及外卖菜品
尽管我们在家烹饪时可以有意识少放点盐,但当你外出就餐或者点外卖时,没办法控制大厨们的用盐量,因为那些高盐重味的食物才受食客们欢迎。
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降低食盐的摄入量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看食品标签。学会分辩高盐食品。包装食品的食品标签中会有一项为钠含量,怎么换算?1克盐=0.4克钠;1克钠=2.5克盐。一般而言,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需要注意少购少吃。
2、量化用盐。在家烹饪时可以使用控盐勺,帮助自己了解食盐的摄入量,控制每日用量,逐渐减少食盐的使用量。
3、警惕“藏起来”的盐。比如面包,瓜子,加工豆制品,咸鸭蛋,话梅等等,这些食品往往含盐量较高,应尽量少吃。
4、改变烹调方式。选择蒸、煮、炖、焖等烹饪方式,或是凉拌。减少重口味的烹饪方式。同时一定要出锅前再加盐,这样咸味只是附着在食物的表面,在保持同等咸味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食盐的使用量。
5、用天然食材替代。可以用醋、大蒜、洋葱、芹菜、韭菜、胡椒、辣椒等天然重味食物来提味,减少食盐的使用量。
6、减少外卖及外出就餐的频次。尽量选择在家自己烹饪,把食盐摄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