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女生反反复复暴食后催吐 患上神经性贪食共病抑郁综合征
心理保健|2020-06-29

高三女生小丽(化名),由妈妈陪着走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胡少华主任医师诊室。

“胡医生,近两年我女儿经常反复恶心呕吐,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经常看到她晚上吃很多东西,然后催吐,胃不舒服。带她去看了消化科,没什么器质性问题,医生让我们来找您。”经过详细问诊,胡少华发现,小丽的情况并不简单。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高三女生暴饮暴食后催吐 患上神经性贪食共病抑郁综合征

在诊室里,面对妈妈的絮絮叨叨,小丽一直低头不语。见状,胡少华支开小丽妈妈,和小丽单独聊天。

自从进入高中以来,小丽特别在意自己的身材,总觉得自己胖,主动控制饮食,出现神经性厌食,最瘦的那段时间,小丽1.64米的个子,体重只有80斤,IBM指数只有14.9,因为太瘦,一段时间小丽甚至出现闭经。神经性厌食期间,小丽情绪低落,甚至有自我伤害的冲动。

到了高二后,特别是高考前几个月,随着学习压力增大,小丽开始出现神经性贪食,经常夜间暴食,面包饼干这些平时碰都不碰的零食,她都往嘴里塞。而吃完后,她又懊悔不已,对自己的体重担心,偷偷催吐,成绩也开始下降,情绪越发低落。

进一步聊天,胡少华了解到,小丽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异了,她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对小丽的学习管得很严,却忽视了对小丽的关心和爱护,原生家庭的不幸福,让小丽从小把自己“关”起来,不轻易表露自己脆弱的一面。

“这是小丽对现状不满和失控后的代偿心理,对自己的体重有极端要求。情绪和暴食其实是相互影响的,压力大,暴食增加,吃完后情绪会更低落。”胡少华表示。

经过综合评估,小丽被诊断为神经性贪食共病抑郁综合征,除了定期的认知行为辅以药物治疗之外,结合目前小丽的情况,胡少华请小丽妈妈参与孩子的饮食监督,同时给孩子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特别在临近高考前期,在关心孩子学业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孩子情绪的宣泄。

最近一次复查,小丽变得积极阳光,情绪明显改观,暴食减少,催吐也明显减少,能和妈妈发自内心地沟通交流,正在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家长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前哨

大考当前家长对孩子更多要做的是

陪伴、倾听和鼓励

“大考临近,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胡少华主任医师表示,越临近考试,不少家长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孩子,但其实,临考前,家长该做的,应该是陪伴、倾听和鼓励。他给考生家长支了几招——

1.家长要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高考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观点,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陪伴孩子。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孩子才能真正拥有宽松平和的心态。有时候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是最大的负面影响。

2.陪伴孩子一起度过重要的阶段。比如一起运动,一起聊天,一起做感兴趣的事情。

3.家长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前哨,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睡不着、饮食紊乱、厌学、有躯体上的不舒服却怎么查都没问题,甚至主动表述自己有情绪低落等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和专业的心理机构联系,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

而对于广大考生,胡少华也有话要说。他强调,大考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考试,不是决定命运的考试,哪怕考不好也不是灾难。

“大考当前的最佳状态就是保持现下自己最舒服的状态,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饮食健康,适量运动,坚持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必要的社交。”

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