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舒压暖心”第七讲--如何调节复工后的心态
心理保健|2020-02-19


我们都知道,目前,省委省政府做出重要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坚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的复工起来。那么,我们的工作节奏和心态都调整好了吗?“如何调节复工后的心态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主题。

一、复工后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

1)恐惧心理:因为接触人多了,担心自己被感染。

2)疑虑心理:出现点咳嗽、浑身酸痛、发热等症状,就小题大做,把注意点全部集中在“是否感染”上面,出现疑病的状态。

3)防御心理:带着口罩上班,彼此之间又不敢太亲近,交流减少,怀疑对方是否有状况,这种保命心理会对彼此的关系有影响。

4)侥幸心理:中国这么大,感染不可能轮到我。

那么,面对这些我们如何调整心态,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呢?

二、如何调整心态

(一)接纳自我 坦然面对

在官方尚未宣布疫情解除前,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担心和忧虑的情绪。当出现这样的情绪时,可以告诉自己,有这些情绪说明我挺正常,正是这些担忧,让我能够注意防护,坦然面对这一切。

(二)关注选择 面向未来

面对疫情,我们要看到新增病例的持续下降、康复人数日益增加;看到党中央举全国之力克难攻坚,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部署的坚定的信心。

我们要避免将注意力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过多的关注,会忽略社会性的意义,会影响身体免疫力。针对疫情,要减少对疫情死亡数据的关注,这样就会减少担忧。我们要保持觉察,但不陷于其中。

所以,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做好选择性注意,专注当下,积极关注已有的资源、成功的经验和未来清晰的目标。我们选择性注意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事实。

(三)向内寻求 自我探索 

疫情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也多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觉察和反思,体会到自己更多的价值和成长。

那么,我们思考下,现在工作的意义和以前有了什么不同?我最大的期待是什么?更好的我是什么样子的?我会以什么样的状态投入工作呢?”

()向外寻求 社会链接

保持适当的社会链接,每天和身边的同事、朋友打电话保持联系,以获得有效的资源和能量,赋能激发。让我们有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形成良性互动。因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带来极大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五)保持对话 悦纳你我

我们彼此交流,放下预判,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保持开放和敏锐的状态,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前行。在对话中,即使是事情无法解决,也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认可、被珍惜。

三、结尾